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为近代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作家、学者和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过全国政协、人大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在旧封建年代,章士钊曾出任过段祺瑞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为著名清末《苏报》主笔,此报在当时声誉很高,颇具社会影响力。后积极创办《民吁日报》,大胆揭露清廷腐败,曾多次刊登章太...
京剧、书画、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被世人称为“中国三大国粹”誉满中外。清嘉庆状元、植物学家吴其濬自绘《植物名实图考》38卷植物写生图,他是当之无愧的国粹艺术家。 吴其濬(1789—1847),字瀹斋,号雩娄农,河南固始人。祖延瑞进士出身,其父烜、其兄其彦,都由翰林官至侍郎,屡掌文权。其濬早年以举人通过捐款成内阁中书,嘉庆二十二年(1817)殿试状元,授修撰。历官历洗马、鸿胪寺卿、通政副...
明代出了不少高寿书画家,八十九岁的大书画家文徵明(衡山),以其寿高名重的艺术地位,足以让世人为之惊叹和崇敬!而另一位明代画家袁尚统,也寿居高位九十一,画虽不具文衡山名高位重,然寿龄则高出文二岁。且画风造诣之独特,也影响了后期不少名画家,如山阴任伯年等。袁尚统寿高而笔健,画笔从不显衰年乏力之颓靡状,决可喻“人画俱老”之妙境。 明代著名画家袁尚统(1570—1661?,关于其生卒年历来说法不一,...
鼠,位居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之首。鼠俗称“耗子”,其貌不扬,偷噬粮食,啮咬书页,在生活中并不是受人类欢迎的动物,唐代诗人孟郊就发出了“故书穷鼠啮,狼藉一室间”的感叹。但鼠亦有机灵敏捷的一面。我国民间认为鼠性通灵,能预知吉凶灾祸,而且它们的繁殖力强,成活率高,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成为一种顽强生命力和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象征,故民间素来流行“老鼠嫁女”的艺术创作,如版画、剪纸年画等。历史上,鼠一直是画家笔下...
这幅《怒马图》轴(图1),绢本,设色,纵110厘米,横55厘米,现藏于华侨博物院。 作品题识(图2)“季芳先生惠存,居炎方无所谓节序,三月星洲乃有花会,万紫千红不殊宗邦景色,而吾壮士正在浴血苦战也”。署款“悲鸿”,钤“悲鸿之印”白文印。 此图画一匹扭头发怒的黑色骏马,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赠给季芳的。画家运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勾勒马身,用墨渲染,浓淡有致。浓墨写强壮的四肢,细笔勾马蹄,焦墨阔...
随着中国明清家具的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伴随而来的就是古旧家具的作伪之风泛滥。要了解明清家具的真伪鉴定,首先得从识破其作伪的招数开始。 ■第一招:以劣充好 利用硬木家具材种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 ■第二招:移花接木 随着年深日久,许多古代家具往往因保存不善,构件残破,极难按原样修复,于是就有人移花接木,移植非同类品种的残...
当今,在全世界艺术品投资热潮中,中国艺术品的价值在国际市场不断升温,古董家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高档名贵的硬木与传统国粹文化的融合使它成为高品位和高价位的代名词。收藏古董家具已经成为一桩颇为风雅且迅速流行的活动,致使许多原本就缺乏起码鉴赏力的人难以保持冷静和理性;古董家具市场亦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位古董家具的业内专家,听听他们解读古董家具的收藏价值与投资误区。 ...
看惯了五光十色的亮丽的家具,也见多了精巧个性的时尚家具,在忙碌的现代生活和千变万化的潮流里,崇尚“宁静致远”的人开始喜欢在家里摆上一两件明清式的古典家具。在很多样板房里,也时常看到这样的仿古家具,这似乎也成了现代生活的一种“时尚”,很多人都在胡桃木、青铜色、手工雕花的家具中享受着古典神韵。 仿古家具贵精不贵多 明清家具素以选材精良著称,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顶峰之作。因此,选择明清家...
谈到工业设计史或者家具设计史,不得不提到“中国椅”。这一系列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典型特征的家具,却将来自遥远东方的传统风韵彰显的淋漓尽致。 “中国椅”已经不单单是某把椅子的名称了,更多的时候是象征着一种风格、一种韵味和一种传统。不但中国明式家具构成元素得以完美再现,而且北欧精致细腻的传统工艺也充分融合其中。很难想象中西传统的差别竟在这里得到统一,完美的形态和十足的人文气息,使得“中国椅”在满...
历经千余年的发展进步, 隋唐五代(公元581-960), 中国人的生活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和“垂足而坐”并存时代。 传世名画《高逸图》的作者是唐人孙位, 但《高逸图》描绘的却是魏晋时期受人崇尊的“竹林七贤”。 画中四位高士都席地而坐。 而另一幅周日方(公元745-804)的《纨扇仕女图》, 描画的场景是盛唐生活, 画国一妃子独坐在圈椅上沉思, 显得悠闲自得。 此后, 随着“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的...
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以铁为着色剂的结晶釉品种,属高温颜色釉类,经高温还原焰烧成。此种釉色古朴雅致,耐人寻味,且又滋润鲜活,最宜养目。 江苏扬州曾出土多件唐代茶叶末釉瓷器。宋、明时的器物中也屡见此类产品。清代雍正时的官窑,有意仿明代成化时期的茶叶末釉,较为成功。从传世品来看,也以雍正、乾隆时的产品最好最多。一般多认为,雍正时色泽偏绿,有茶无末,当时称之为厂官釉。而乾隆时的茶末兼之,黄绿掺杂,故有...
人们在鉴藏明代永乐朝以来古瓷器的过程中,经常遇到年号款识问题,因为自打永乐开始,官窑瓷器上才正式以帝王年号署款来标志产品朝代。永乐带款瓷器非常少,仅见青花压手杯,而宣德朝时官窑器署款之风大盛,且书写地方不固定于器物外底,故孙瀛洲先生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说。后来民窑产品除署堂名款、字号款、吉语款、人名款之外,也仿写官窑款,但字体和书法功力相形见绌。 明清官民窑瓷器中署历朝年号款的已司空见惯,...
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广为流传,讲述鲤鱼经历生生不息的闯荡、磨砺,逆流而上,激流勇进,不遗余力,奋力跳跃,一旦跃过龙门,终于修成正果,成为飞龙,通常比喻读书人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也喻意中华民族龙的图腾来之不易。 笔者有一件清康熙青花鱼龙变化纹水盂,高6厘米,口宽3.1厘米,腹宽8.6厘米,胎土磨制细腻,淘洗干净,胎骨洁白致密,为典型糯米汁胎。 水盂表面釉面洁白,釉汁肥润、...
这对用于镇墓的武士陶俑,原出土于内蒙林西的金代墓葬中,从陪葬品的规模判断,墓主人可能是在公元1120年金兵攻打辽上京时战死的一位将军,不知何故,这对陪葬的武士俑在上世纪初竟流落到西宁后被一古玩商所收藏,现陈列于他的店铺中,供人欣赏。 这两个武士彩陶俑,通高85厘米,宽30厘米,头戴女真族人传统的发冠,身披胄甲、双目圆睁,两拳紧握呈持兵器状,脚踏草原的神兽雄鹿,一副好战的神态,不禁使人联想到千...
这是一只康熙年的青花瓷盘,盘心绘一女子正在精心刺绣。画意正如明代诗人杨基所写的:“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残绒唾碧窗”。古代刺绣,多以女子为之,谓之“女红”。绣女不外乎两种类型,一为民女谋生;二为贵族女子消遣。那么此盘上绘的是民女还是官府闺秀? 难道是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之妻赵夫人?相传赵夫人有“三绝”:机绝、针绝、丝绝。据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吴王赵夫人,丞相赵达之妹。善书画,巧妙无双,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